close

騎自行車(單車)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的部位?

1、跨下

因為跟椅墊有關係,長時間坐在不合適的椅墊上,還有雙腳上下的踩動踏板..易摩擦鼠膝,建議穿厚底的褲子或是選適合的椅墊

2、腳底

跟踏板有關係,太小的踏板,或是不合適的鞋子,腳底前方會感到疼痛

3、手腕

過度的伸展手腕--例如握著把手的動作,會造成腕隧道症候群,建議龍頭的高度與把手的高度要調整到剛好

4、肩膀

有的高度不適合的自行車,會讓騎乘者不自覺的聳肩,長期會造成肩頸酸痛

 

Sport Injury in Cycling

自行車是非常安全的運動,如果長時間騎乘,累積性的傷害也會隨之而來。據統計,器材錯誤佔最大比例。

腰痛

腰痛很常見,騎乘時間越長就越容易發生。腰痛時腰會打不直,有時會連帶大腿後方疼痛。

常見原因如下:

1: 過長的龍頭,上管太長,坐墊與龍頭落差太大,過度前傾,彎腰造成腰部受力過大。

2: 坐墊過高:踩踏時骨盆左右晃動,影響腰椎第四五節穩定度,造成腰痛。

3: 柔軟度不佳:柔軟度不佳,腰受力更大。

4: 踩踏過於用力 : 齒比過重,越重踩,腰受力越大。

5: 坐墊後仰角過大:將坐墊調成後仰骨盆後傾,腰椎相對前彎,增加腰椎受力。

6: 車架過硬,過細的胎,過高的胎壓: 震動會加速疲勞,震動吸收性差,震動會傳至坐墊而腰椎,增加腰椎受力。

頸痛

1: 過低的騎姿 造成觀看前方路況時 頸部後仰角度過大

2: 手肘打直部撐在手把上,握力過重,緊握煞車,使手肘不能彎曲,無法分散震動。

手麻,腕隧道症候群

1: 手打直部撐在手把上,握力過重,腕部壓力過大。

2: 煞變把手位置不佳,握姿不順,手腕過於背屈。

前膝痛症候群:

 

症狀: 前膝疼痛,踩越重越痛,蹲下有困難。

主要因大腿外側韌帶過緊,至顮骨外移,或髕骨韌帶受力過大。

常見原因:

踩踏時膝蓋太過朝內:這樣會拉到外側肌束 

足底內翻:這樣會使力量集中於大腳趾,膝蓋也會跟著朝內。

坐墊過低:使膝蓋彎曲角度過大,膝蓋角度越大,髕骨受力越大,像蹲下時,可高達體重的七倍。 

踩踏力量過大:膝蓋受力越大。

姿態過於前傾:此時會連帶拉到腰及大腿外側,至髕骨外移。

 

臀部、會陰壓瘡

 

1:坐墊過高,過度後傾,導致與坐墊之間壓力較高
2:坐墊形狀不合:  坐墊可以粗分為圓形接觸面(selle italia Flite為代表) ,平原型接觸面 (Selle italia SLR為代表) 前者鼻尖較圓窄, 與臀部接觸較密合,對於會陰部的壓力也較大,有些為了減壓會加墊片或挖洞。 後者接觸面較集中於坐骨粗隆 對會陰部壓力較小 不過因鼻尖較寬扁,與跨下兩側摩擦較大 易在此有壓瘡,尤其是內收肌較粗壯的更容易。

腳踏車運動雖然是一種低衝擊性的活動,並不代表參與者對運動傷害是免疫的。自行車專家和生物力學學者以下所提出的建議來可以讓你遠離騎乘自行車可能造成的運動傷害:

 

要重視傷害的預防

1. 研究指出,約有百分之50 70 的自行車選手有頸部和下背疼痛的情形發生。經常從事高強度訓練或是姿勢不良的參與者常常會有手部麻痺的現象發生。膝蓋的疼痛則是因為在騎乘當中膝蓋脛骨忍受過多壓力所造成的。

要了解腳踏車調整的重要性

適當的腳踏車調整可以減輕疼痛和肌肉緊繃的發生。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調整的話,請上課的指導員協助你。

檢查踏板和鞋扣

一個固定式的踏板通常會有潛在性的危機存在,因為不是所有的腳踏車都有活動是或是夾板式的踏板。如果你習慣使用鞋扣的話,應該要嚐試不同踏板直到你找到最適合的一個為止。如果鞋扣沒有使用得宜的話,會喪失對腳踝、膝蓋和臀部的控制力。當踏板繩帶綁得太緊時,腳掌可能會因此而產生麻痺的情形。

坐墊不可調得太低

膝蓋前側的疼痛通常是因為坐墊太低而造成的。由於過度的伸張膝蓋,這個姿勢會對脛骨造成額外的壓力而產生疼痛。

坐墊不可調得太高

坐墊調得太高會增加臀部的酸痛以及不舒服的感覺。每次踩動時的過度伸張腿部會造成阿肌里斯腱的發炎、腿後鍵肌群症候群和後側膝蓋疼痛的問題。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運動科學中心之教授Edmound Burke 博士曾提出另外的實驗,證明這個姿勢會導致下背和臀部的運動傷害。固定的鞋扣、加上調整過高的坐墊、會對膝蓋造成無法想像的傷害。

檢查坐墊是否調得太過向前

坐墊前後的調整決定膝蓋彎曲的角度。巴拉巴馬州 Auburn 大學運動科學中心的副教授同時也是
Reebok
自行車指導員Michele SCHARFF-Olson 博士指出,太前移的坐墊會影響骨盆的角度,而對下背造成壓力,而且會造成鼠谿和臀部的不舒適。

檢查坐墊是否調得太過向後

當這個情形發生時,你的腿部需要更加的伸張以踩動踏板,就像將坐墊調整的過高時,就會有下列的危險現象產生:腿後鍵肌群拉傷、阿肌里斯腱發炎和下背疼痛。

確定手把沒有調得太低

Burke 指出,如果手把位置太低,就會把大部份的力量都用在手部、手臂和肩膀上。這樣會造成手部的刺痛和麻木感覺,加速腕隧道症候群之症狀的惡化並且可能造成肩膀的疼痛。如果你是初學者、頸和背部有問題、軀幹肌群不過強壯或是柔軟度太差的人,適當的手把高度更是重要。

確定手把沒有調得太高


Scharff-Olson
警告太高的手把會影響你的騎乘技巧。同時由於上半身過於挺直,使得來自車身的所有震動,都由脊柱來承受,容易令身體快速感到疲勞。如果身體太過挺直的話,會因為需要更強的力量下踩而無法達到完美的踩動循環之境界。

需要穿著適當的鞋子

穿著軟底、非自行車用的鞋子會導致足弓的不舒服和足底的疼痛。選擇正確的鞋子通常可以解決因為鞋子太窄所引起的麻木和刺痛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whptj 的頭像
    ewhptj

    哇係阿華ㄟ

    ewhp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